当前位置:首页  已删除栏目  艺海泛舟  曲艺>
山东快书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1-28   浏览次数:0
初审: 复审: 终审:
 

   俗称“武老二”。表演方式为演员一人左手持鸳鸯板击节站唱。唱词以七字句为主,通俗、幽默。1951年传入北京。

   1951年春节期间,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自天津应聘到北京西单游艺社献艺,使北京观众第一次见到了这一具有浓重山东乡音的曲种。当年冬季,他在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到总政文工团工作,山东快书遂正式在北京落户。民国十九年(1930),十四岁的高元钧拜戚永立学说快书,他勇于革新,大胆创造,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人物鲜明、感情真挚、口风甜脆、幽默夸张的表演风格,自成一派,世称“高派”。从1951年11月开始,高元钧等人在部队领导的倡导下,通过训练班的方式,以北京为基地,先后培养了二百多名军内外山东快书演员,将这一曲艺表演形式推广到全军以至全国各地。

   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高元钧及其弟子在保留山东快书山东乡音的前提下,融进北京语音的一些特点,加强了表叙的音乐性与节奏感,使山东快书在北京的土地扎下了深根。

   高元钧的代表曲目有:传统段子《武松传》(计十六回)、《鲁达除霸》、《赵匡胤大闹马家店》等,现代作品《一车高粱米》、《抓俘虏》、《侦察兵》、《师长帮厨》、《金妈妈看家》、《长空激战》等。

   北京的高派山东快书优秀节目有刘学智演唱的《三只鸡》,刘洪滨演唱的《长空激战》,刘司昌演唱的《打票车》、《捞铜牛》、《扎义打虎》,李洪基演唱的《智闯珊瑚礁》、《唐僧行贿》,李燕平演唱的《江姐》,冯广月演唱的《紧急电话》,魏兰柱演唱的《三排长》等。

   另外,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始,在北京还有赵连甲师承山东济南的“杨(立德)派”演出山东快书,其代表曲目有《推土机上传家信》、《爱八方》、《巧开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