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缀,民乐可灼|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前往粤东地区开展教学交流演出 |
发布人:吴烨 发布时间:2024-12-05 浏览次数:15 初审:吴烨 复审:梅松 终审:何平 |
为促进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简称民乐团)的协同合作与创新发展,由珠海科技学院终身教授、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何平带队,音乐舞蹈学院器乐教研室主任王瑜波老师、副主任王雯琦老师,古筝乐团艺术总监廖梦婷老师,民族管弦乐团团长王念祖老师、副团长黄泰龙老师,青年室内乐团首席谢华林老师,弹拨乐团艺术总监范榕仪老师,钢琴艺术指导宋思瑶老师,笙教师麦咏琦老师以及民乐团全体成员共同随行,于11月25日至11月28日前往粤东地区开展教学实践交流活动。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合影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成员合影 【第一站梅州·嘉应学院】 11 月 25 日上午,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师生抵达嘉应学院,与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专任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座谈,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李君出席交流座谈会。王瑜波老师向嘉应学院的老师们介绍了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基本情况,双方展开了友好的学术交流。 王瑜波老师介绍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基本情况 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李君出席交流座谈会 随后,由嘉应学院王小锋老师带领参观教学场地,进一步加深彼此相知,促进交流互动,为两校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嘉应学院王小锋老师(左二)带领参观教学场地 11月25日晚19:30,珠海科技学院民乐团在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厅进行本次教学实践交流的第一场演出,会场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过道和走廊也挤满了站立的观众。从悠扬的笛子到深沉的二胡,再到激昂的锣鼓,每一种乐器都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律,讲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与舞台上的演奏形成了完美的互动。每一段旋律结束,都会迎来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珠科师生精湛技艺的肯定,也是对传统音乐魅力的赞美。 【第二站汕头·程洋冈村】 11 月 26 日上午,珠海科技学院民乐团奔赴汕头市程洋冈村郑映梅源流潮艺苑,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采风学习之旅。在何平院长的带领之下,民乐团怀着崇敬之心踏入潮州音乐鼻祖郑映梅的故居。于庭院深深、屋宇错落间,体悟那悠悠古韵与深厚文化底蕴。他们悉心探寻民乐传承的脉络,汲取着无尽的艺术滋养与精神力量。 珠海科技学院师生参观郑映梅故居 继而,民乐团移步行至程洋岗村党群服务中心观看程洋岗村文化风俗的介绍视频,一幅幅生动画面、一段段详实解说,让众人对当地的传统习俗、人文风情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认知。 珠海科技学院师生观看程洋岗村文化风俗介绍视频 最后,民乐团抵达郑映梅源流潮艺苑,与老一辈艺术家们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跨越代际的交流学习。当精彩绝伦的表演落下帷幕,双方皆怀抱着诚挚的心意互赠礼物,在这一递一接间,完成了一次文化与情感的深度交融与延续。艺术家们口传心授,分享着艺术生涯中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感悟,民乐团的师生们与老一辈艺术家在交流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为传承与创新民乐积蓄能量。 郑映梅源流潮艺苑交流演出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民乐团交流演出 郑映梅源流潮艺与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互赠礼物 【第三站潮州·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11月27日上午,珠海科技学院民乐团前往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进行民族管弦乐团教学交流活动。师生们带着对音乐教育的探索精神和独特见解,欲在交流中碰撞出绚烂的艺术火花,共同推动民族管弦乐教学迈向新的高度。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与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交流座谈会 11月27日晚,珠海科技学院民乐团于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厅进行本次教学实践交流的第二场演出。韩山师范学院潮州音乐团演奏的《潮州大锣鼓》,奏出了潮汕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豪迈气概。珠海科技学院民乐团与韩山师范学院潮州音乐团相互交织、配合,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动人心弦的音乐画卷,让观众沉浸其中,如痴如醉,领略到民族音乐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音乐团《潮州大锣鼓》 珠海科技学院民乐团《山语——幻》 【第四站汕头·汕头市文化艺术学校】 11月28日,珠海科技学院民乐团前往汕头市文化艺术学校。在演出开始前,汕头市艺术学校赠送了精美的手工艺术品,以表远道而来的热烈欢迎之意。民族管弦乐团的舞台上,二胡幽咽诉说岁月悲欢,古筝清脆弹奏《浪淘沙》的山水诗篇。琵琶嘈嘈,如急雨洒落心田;竹笛悠悠,似清风拂过林泉。扬琴叮咚,协奏出华美的和声;锣鼓喧天,《潮州大锣鼓》敲打出磅礴的气焰。乐手们神情专注,身姿随旋律摇曳,让台下观众沉浸于这千年传承的音韵盛宴,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汕头市艺术学校《浪淘沙》 珠海科技学院民乐团《龙腾虎跃》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在音乐艺术的长河里,民乐步履缓缓,铿锵有力。珠海科技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着眼于长远的传承与弘扬,以源源不断的艺术生命力,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创新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