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名家黄辅臣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9-10 浏览次数:0 初审: 复审: 终审: |
双簧艺人。清朝乾隆年间人。他首创双簧这种表演形式:一人在前做口型和表情动作,另一人隐于其后说唱,两者配合如一人。在清代有关文字资料中,双簧 多写作双黄。如清末“百本张钞本”中即存有“双黄”二种,其中提到:“我们学的故去的生意人黄辅臣。”北京故宫也存有标名“丑角曲”的双黄本子。后世北京 双簧艺人相声艺人普遍认为,双簧又作双黄,其原因是双簧首创于黄辅臣父子二人。并有一传说称,当时清太后六十寿辰,传黄辅臣到内廷供奉,黄因嗓音嘶哑不能 歌唱,无奈只得让其子蹲在椅子后代替歌唱,他坐在前面弹三弦,假作歌唱状。太后看了很高兴,不仅未加责怪反而说;“你们这个叫‘双黄’吧!”另据民国时期 李斐叔文《梅边杂忆》中称,双黄始于黄氏昆仲,而非黄氏父子。黄辅臣创此形式后,北京、天津有许多艺人效仿,或说或唱,专以滑稽取胜。后来北京的许多相声 演员也兼演双簧,相沿日久。据成书于清嘉庆二年至九年的车王府曲本《刘公案》对乾隆末、嘉庆初北京宣武门内街头游艺活动的描述:“三档就是《施公案》,这 人在京都大有名,他本姓黄叫黄老,‘辅臣’二字是众人称。”可知黄辅臣还曾在北京说唱大书并负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