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夜,珠海科技学院音乐厅内,星光与音符交织,一场以秋为韵、以史为魂的音乐诗篇在掌声中缓缓落幕。国家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怀秋集》与《你从那里走来》如约绽放,以声为笔,以乐为墨,在盛夏的夜色里绘就了一幅横跨千年的文化长卷。
上阕·秋声赋
当钢琴的第一个音符落下,范仲淹笔下的“碧云天,黄叶地”便随着女声合唱团的吟唱铺陈开来。《怀秋集》以四阙宋词元曲为谱,将文人墨客的秋思凝练成声。李煜《子夜·七夕》的缱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苍茫,在夏炎彬副教授的指挥下化作流动的月光。至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响起时,“明月几时有”的千古天问已不再是纸上文字,而是穿透时空的声浪,在音乐厅的穹顶下久久回响。
下阕·沧海咏
暗场再亮时,《你从那里走来》的史诗篇章已然开启。先贤的智慧之光穿越历史长廊;大提琴低吟时,碧海忠魂的故事随弦波荡漾。当再出发的合唱声浪席卷全场,珠海的传说、特区建设者的足迹、新时代的征途,都在音符中获得了永生。何平教授领衔创作的这部交响叙事,讲述了从历史先贤到新时代奋斗者的壮阔篇章。
幕后·群星谱
台前光影交错,幕后星河璀璨。70名团员年轻的声音,钢琴教研室指尖流淌的华彩,声乐教研室喉间酝酿的深情,理论教研室笔下构建的乐思,器乐教研室那悠长的旋律,在此夜汇聚成河。那些未被聚光灯照亮的名字——调音台前凝神的身影、摄影机按下的快门声、字幕机后专注的目光、通道间穿梭的脚步,办公室里键盘敲击的无数个瞬间,都是这场艺术盛宴不可或缺的音符。
终章·余韵长
曲终时,满座衣冠似雪,掌声如潮。观众在演出后赞叹:“在商业浪潮汹涌的今天,还能听到如此纯粹的文化表达,实属难得。”而台上那些年轻的歌者们,正用发亮的眼睛告诉我们:当古老诗词遇见青春歌喉,传统文化便永远年轻。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将继续秉承“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理念,推出更多优秀作品,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贡献力量。
合唱团演出照片
全体演职人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