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College News
相声的垫话
     垫话儿,也就是开场白,也可以说是铺垫在“正活儿”前面的话。    相声演员最初“撂地”表演时,一个人先念几句定场诗,唱几句大平歌词。到了对口相声时,有时两个人在那儿先唱弦子书,或者先猜谜语、酒令等,这种与下边正式演出在内容上毫无直接关系的准备活动,行话管它叫“铺纲”。比如说“定场诗”,两个人中一个人就开始念:“千里随身不恋家,不贪酒饭不贪茶,水火刀枪全不怕,日落西山不见它...
2015-03-18
“曲艺”的音乐结构及特点
     指曲艺的唱腔和伴奏音乐结构。按其曲体结构一般分为板式变化体、曲牌联套体和单曲体三种类型。 板式变化体    以上、下两句旋律基本固定的唱腔为主体,并采用板式变化的手段来演唱的唱腔结构。构成主体的唱腔,是本曲种的旋律基础。在反复演唱中,旋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随唱词语言声调的不同而变化,随唱词所表达的感情情绪的不同而起伏,即艺人所说的“按字行腔、声情并茂”...
2015-03-16
“铁嘴假牙”单田芳
    单田芳年轻的时候,正赶上文革。个性张扬的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饱受摧残,数次上访,换回的却是一次次的毒打。有个地方,老爷子这一辈子都记得:鞍山市的工人夜大,在那儿,他失去了一个评书演员最重要的东西:9颗牙。当时,单老先生被带到鞍山市工人夜大去审问。刚一下车,造反派飞起来就一脚,正好踢在单田芳的脸上。他感到奇疼无比,拿舌头一舔,舌头都木了,拿手一抠,俩门牙全下来了。牙被打掉...
2015-03-15
广西文场概述
     广西文场简称“文场”,又叫“文玩子”、“小曲”等。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尤其是桂林、柳州、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是广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的曲艺形式。    清代道光年间,江苏、浙江一带的时调小曲传入广西,在流传中逐渐与桂林方言融合,并受当地民歌、戏曲的影响,至清末逐渐形成了以桂林方言演唱的、具有桂北地方特色的广西文场。它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演唱形式为数人坐唱,有生、旦、净...
2015-01-03
京韵大鼓的唱功技巧-掏、闪、腾、挪
      京韵大鼓的唱功技巧。因京韵大鼓板眼灵活、节奏多变,遂有掏(连续的切分节奏)、闪(后半拍起唱)、腾(小节线前后有明显的强弱变化)、挪(将强拍的字挪到弱拍上唱)等几种唱法。演员们特别重视板眼的作用,素有“字是骨头,韵是肉,板是老师傅”的说法。他们尤其强调“心板”的统领地位,要求自己能以做到有板时若无板,无板时却有板,握准尺寸,灵活操纵,唱词拱嘴,顺口而流。
2015-01-01
天津曲艺--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又名乐亭大鼓,是天津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王佩臣先生所创立,它源于民国初年在河北方向流传的部分小调,如通俗调、京东调、乐亭调等。20年代王佩臣随父在河北方向作艺,30年代初进入天津为了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将曲调进一步规范,由于她用铁梨花点击板,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定名为“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的唱腔主要从河北民歌《妓女告状》衍变发展而来。比较王瑞喜于1920年灌制的唱片...
2014-12-30
恩子和“玉子”
     相声艺人恩子本名叫恩绪。同治十三年清穆宗去世,翌年,继位的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改元光绪,为了避圣讳,恩绪改名恩培,别名恩柯拉图,又名恩密川,绰号大恩子、相声恩子。李德?、马德禄、陈子贞、华子元等,都是他的徒弟。    恩子最擅唱太平歌词,演唱时手里敲打两块长二寸半、宽一寸半的竹板儿击节,运用手指、手腕的技巧,敲打变化出轻、重、颤、抖、点、擦、脆等悦耳的声音。这竹板儿演员...
2014-12-28
石玉昆巧编新书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石玉昆自编的新书《龙图公案》及《小五义》,名重一时。关于此书的编成,有一段传说:石玉昆当时在礼王府中供奉说书。礼王、福晋整日听些老书渐觉絮烦,遂令他自出心裁纂弄一部新书来说。石玉昆思虑数日终无所得。这天,正值端午,他独自一人在王爷书房中踱步,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耄耋图》引起了他的注意。图上所画为初秋时光,白菊怒放,花前一只猫儿正扑向一只五色蝴蝶...
2014-12-26
二人联弹
   单弦牌子曲中的一种技艺形式。清末民初由德寿山、曾永元首创。演员二人比肩而坐,同弹一把三弦,一人弹弦,一人按弦,用各自闲下来的另一只手作些表演动作,一对一句或一对一段地演唱《放风筝》、《十美图》等短小的曲目。自德、曾二人后,此技艺未见有人使用。
2014-12-24
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历史悠久,在民间流传甚广。    山西皮影,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    山西皮影,...
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