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联系方式
党团建设
基层党组织
团学组织
师资力量
声乐教师
钢琴教师
器乐教师
舞蹈编导教师
理论教师
学前教育教师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星期音乐会
艺术团介绍
合唱团
民族管弦乐团
交响管乐团
交响管弦乐团
青年舞蹈团
曲艺
College News
谁是相声开山鼻祖
谁是相声的“开山鼻祖”,在相声业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张三禄说”;一种是“朱少文说”。 张三禄是八角鼓艺人。八角鼓为满族曲种,该曲种伴奏乐器为一“八角”形状的单面蒙皮鼓。所以制成“八角”形状,意指满族之“八旗”,另取“八卦”之意。而依此再生化出八种艺术:吹、打、弹、拉、说、学、逗、唱。因为形式很多,艺人便组班演出,每个人分担角色不同,有生、旦、净、末、丑。“全堂...
2015-06-30
蒙古族曲艺??长调
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赞马、酒歌等方面,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制。如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都是乐段体...
2015-06-28
蒙古族曲艺??好来宝
蒙古语译音,蒙古族曲艺之一,用蒙古语说唱。好来宝的篇幅长短不同,短的,三五分钟即表演完毕。长的,则能表演几个晚上。其题材多样,除一般的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知识性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新中国成立后,产生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如艺术家毛依罕的《铁牛》等。好来宝音乐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活泼,唱词朴实优美,语言形象动人。用蒙古语演唱,表演者均为男性,以四胡...
2015-06-26
少数民族曲艺: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说唱
流传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藏民族聚居地的曲艺品种“《格萨尔王传》说唱”,以主要“说唱”表演藏族民族英雄格萨尔的英雄故事而得名。 《格萨尔王传》本为藏民族篇幅宏大的民族英雄史诗,在这部英雄史诗的长期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其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由实用而逐渐艺术化,形成了一种内容专一的口头性曲艺“说唱”的表演形式。换言之,“说唱”《格萨尔王传》的英雄史诗,不仅成为传统意义...
2015-06-24
民间曲艺-漳州锦歌
漳州锦歌分布于漳州芗城区及其周边地区。锦歌的历史悠久,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清中期盛行,四十年代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建国后,锦歌得到政府的重视,厦、漳两地的锦歌馆,都统一纳入文化局管理。八十年代以来,一批融入了时代气息的新编锦歌相继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九十年代成立了锦歌研究会,编印“锦歌论文集”,演唱歌曲集,成立了西桥龙眼营锦歌社。 1993 年举行了“海峡两岸锦歌(歌仔)艺术研讨会”,编印...
2015-06-22
民间曲艺-建瓯鼓词
流行于闽北建瓯、政和、松溪、南平等地。当地人称为“唱曲仔”。在建瓯等地流行约几百年,建欧鼓词说唱形式有两种:经常演唱形式是由盲艺人一手执板,一手执篾棒敲击放在腿上的扁鼓;另一种比较特殊,称“唱目莲故事”,是由一伙盲艺人结伴下乡唱目莲,有领唱,有帮腔,还配以木鱼、小锣等打击乐。建瓯鼓词在闽北一带深受群众喜爱,甚至偏远农村,农闲季节就到县城邀约艺人前往演唱,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方始...
2015-06-20
民间曲艺:太原莲花落
曲艺是一种多类艺术的总称,有人说它是都市中的市井艺术,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太原曲艺,源起较早,形式多样,说的、唱的、拉的、弹的,无不各具风采。远的尚且不说,只是清末至民国间,说唱艺术在太原城乡间就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当时主要流行于太原市城区的就有:唱莲花落的,说快板书的,边弹边唱大鼓词的,唱小曲的以及说评书的。他们有的资金略为雄厚,集股自设不大的园场,售票表演,俗称其“小戏园”...
2015-06-18
民间曲艺:南阳板头曲
板头曲是在南阳大调曲子开板演唱之前演奏的器乐曲,所以被称为板头曲。板头曲都是由大调曲子的伴奏演员创作的,最初是大调曲子的衍生物,主要用三弦、古筝、琵琶演奏,为大调曲子演出服务,后来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曲,并加入了坠胡、二胡、京胡、洞箫等乐器,成为既可独奏又可协奏的纯音乐作品。 “板头”一词初见于清乾隆二十七年《琵琶谱》,距今至少有300年的历史,由于清王朝对民间音...
2015-06-16
曲艺表演技巧-吐字
吐字是否准确、清晰,成为演唱成败的关键。素有艺谚告诫:“一字不清,如钝刀杀人。”要求演唱者必须正确运用唇、齿、鼻、舌、喉等发音部位,按字头、字腹、字尾及阴、阳、上、去四声的规范说准唱清节目中的每一个字,做到四声标准、尖团分明。北京曲艺演唱家针对北京字音的四个声调,总结出一套理想的演唱方法,即:“阴平平直莫低昂,阳平清爽高而扬,上声声浪强中取,去声立坠远且放。”单弦演员谭凤元曾用自编的...
2015-06-14
曲艺表演技巧-气力、气口
北京的曲艺演唱家强调:“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掌握、使用正确的呼吸、运气方法,乃是曲艺演员展示唱功魅力的先决条件。演员凭借歌喉表叙一段完整的故事,抒发各种复杂的情感,嗓子须具有高音、低音、真声、假声、大嗓、小嗓等多种表现能力。因此,必得依赖“气沉丹田、上下贯通”的呼吸方法。舞台实践表明,造诣高深的演唱家,正是首先做到了气息控制得心应手,所以能精巧细致、随心所欲地调动声音,唱到高音处不吃...
2015-06-12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
/
13